柔佛王国(英文名:Johor Sultanate,马来语:Kesultanan Johor),是马来西亚的一个伊斯兰教政权,也是马六甲王国的继承者。
1511年,葡萄牙人用武力占领马六甲,国王苏丹玛末逃到马来半岛南部的柔佛。1528年,马六甲王朝后裔苏丹阿拉乌丁·黎阿耶·沙建立了柔佛王国,并在旧柔佛设立王宫。他所建立的王朝统治柔佛直至1699年苏丹马末驾崩。由于苏丹马末没有合法子嗣,柔佛的治理权便转移至本达哈拉王朝。该王朝由曾效力于马六甲苏丹国的大臣们组成。1769年苏丹马末三世册封天猛公阿都拉曼,开启天猛公王朝。1855年《柔佛条约》签订,苏丹阿里将治权移交天猛公伊布拉欣,标志着现代柔佛苏丹国的建立。天猛公伊布拉欣建设伊斯干达·布特里(后更名为新山)作为行政中心,推行港主制度发展胡椒甘蜜产业,开启柔佛现代化进程。苏丹阿布·峇卡(1862-1895在位)推行宪政改革,1885年《英柔条约》确立其苏丹地位,1895年颁布《柔佛州宪法》,设立行政体系与勋衔制度。苏丹伊布拉欣(1895-1959在位)任内完成铁路建设与新柔长堤,推行义务教育,确立马来语官方地位。后续苏丹伊斯迈、伊斯干达持续推动经济发展,成立柔佛机构、东南柔佛发展区等机构。现任苏丹伊布拉欣二世于2010年继位,延续王室亲民传统。
柔佛王国在马来西亚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关键参与者。
历史发展
早期发展
1511年,葡萄牙人用武力占领马六甲,国王苏丹玛末逃到马来半岛南部的柔佛。1528年,马六甲王朝后裔苏丹阿拉乌丁·黎阿耶·沙建立了柔佛王国,并在旧柔佛(Johor Lama)设立王宫。他所建立的王朝统治柔佛直至1699年苏丹马末驾崩——据传苏丹马末遭麻坡督汉·斯里·拉玛(又称槟榔海军统帅)刺杀。由于苏丹马末没有合法子嗣,柔佛的治理权便转移至本达哈拉王朝。该王朝由曾效力于马六甲苏丹国的大臣们组成。据记载,出于战争策略和维持区域贸易控制权的需要,柔佛州首府曾沿着柔佛河迁徙多达20次,甚至一度位于廖内群岛。1769年,苏丹马末三世加冕为柔佛-廖内苏丹,并任命天猛公阿都拉曼为柔佛的天猛公。女王陛下政府承认天猛公阿都·拉曼·伊本尼·天猛公阿都·哈密为柔佛-新加坡合法的天猛公。这标志着后来统治柔佛的天猛公王朝的开端。1819年,英国任命苏丹马末三世的长子苏丹胡先为柔佛-新加坡苏丹。天猛公阿都·拉曼之子天猛公达英·伊布拉欣,在其父于1825年去世后,被任命为柔佛天猛公,而英国在14年后才承认此项任命。1855年3月10日,柔佛苏丹苏丹阿里·依斯干达·沙通过条约,将柔佛州及其治权(除了麻坡的克沙昂地区)割让予天猛公伊布拉欣。苏丹阿里于1877年6月20日驾崩,标志着本达哈拉王朝的终结。天猛公伊布拉欣亦于1855年在丹绒·布特里(Tanjong Puteri)建立了伊斯干达·布特里(Iskandar Puteri)。因此,可以说现代柔佛苏丹国是由天猛公伊布拉欣建立,并由苏丹阿布·峇卡进一步巩固。
天猛公统治下的柔佛政府
天猛公达英·伊布拉欣时期
天猛公达英·伊布拉欣在其父天猛公阿都拉曼于1825年12月8日去世后,成为下一任柔佛天猛公。天猛公达英·伊布拉欣的才智与英国的支持,促使苏丹阿里通过1855年3月10日签订的条约将柔佛交予他治理。这标志着天猛公王朝统治下现代柔佛苏丹国的开端。英国希望柔佛支持新加坡成长为国际贸易中心。英国在柔佛的利益,通过天猛公伊布拉欣推行的华人港主制度和爪哇劳工契约制度,使其成为胡椒和甘蜜的生产中心。1855年标志着柔佛现代化的起点。天猛公伊布拉欣通过建立警察局、法院和其他政府部门,将伊斯干达·布特里建设为柔佛的行政中心。为了加速柔佛的发展并确保州内的和平与和谐,他清剿了海盗,并推动了马来族的教育。天猛公达英·伊布拉欣于1862年1月31日逝世,安葬于新加坡直落布兰加的天猛公陵墓。
苏丹阿布·巴卡时期
苏丹阿布·巴卡出生于1833年2月3日。他在天猛公达英·伊布拉欣逝世后,于1862年登基,尊号为"拿督·天猛公·斯里·马哈拉aja·柔佛"。他于1866年将伊斯干达·布特里改名为新山(新山)。1868年,他将自己的尊号简化为"马哈拉aja"。他于1871年重新设计了柔佛州旗和王室旗。随着克沙昂地区于1877年正式归其统治,他加强了柔佛的主权。1885年与英国签订的《英柔条约》巩固了他及其未来子孙对柔佛王位的继承权,并被承认为柔佛苏丹。条约签订后,他建立了柔佛军队。在柔佛首任首席部长拿督·贾法尔·穆罕默德的领导下,新山市和柔佛州持续发展。各个政府部门相继成立,包括财政部、警察部队、土地与测量局、公共工程局、海事局、柔佛军械局、医疗局、邮政局和教育局。1895年4月14日,苏丹阿布·峇卡颁布了《柔佛州宪法》,使柔佛成为第一个拥有正式成文法典的马来州属。通过引进华人农民和爪哇劳工,胡椒和甘蜜被商业化种植。1883年,教育司成立以扩展柔佛马来儿童的教育。苏丹阿布·巴卡于1886年加冕,并戴上了他委制的王冠。他也是马来西亚首位引入州级勋衔制度者,如王室家族勋章和柔佛皇冠勋章。
苏丹伊布拉欣时期
苏丹伊布拉欣于1873年9月17日(回历1290年7月25日)出生在新加坡的比达达利王宫。他接受了适合未来君主的培养。17岁时,其父苏丹阿布·峇卡送他前往欧洲深造,以获取有助于其未来角色的经验。苏丹伊布拉欣于1895年9月7日加冕为柔佛苏丹。为了进一步拓展作为柔佛统治者的见识,他经常游历欧洲、日本、中国和美国。在他的统治下,柔佛的铁路线于1908年建成,而连接新山和新加坡的新柔长堤则于1924年建成。苏丹伊布拉欣非常关心其子民的未来,并通过《1902年强制教育法令》规定所有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他也关心马来语的成长,为了表示支持,他担任了柔佛皇家马来语文学会的赞助人。随着宗教学校和清真寺的建立,伊斯兰教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1900年2月2日,阿布·巴卡清真寺正式开幕。"柔佛民族"(Bangsa Johor)之歌成为官方州歌,在学校和官方仪式上演唱。尽管英国于1910年施压要求苏丹任命D.G. 坎贝尔为顾问,但他坚持立场,仅任命其为总顾问,不同于其他设有驻扎官顾问的州属。他还坚持要求马来官员享有与英国同级官员相同的地位。此外,他还谕令马来语为官方行政语言,并强调在政府公函中使用爪夷文(阿拉伯字母)。位于淡杯山、容纳政府部门的苏丹伊布拉欣大楼于1941年落成。1955年9月17日,举行了钻石禧年庆典,纪念他登基60周年。在统治柔佛64年后,苏丹伊布拉欣于1959年5月8日(星期五)在伦敦逝世,安葬于新山的马穆迪亚王陵。
苏丹伊斯迈时期
苏丹伊斯迈·伊本尼·苏丹伊布拉欣于1894年10月28日出生在新山的司马岩王宫。他于1895年9月7日被册封为柔佛王储。其父苏丹伊布拉欣于1959年5月8日在伦敦逝世后,他被宣布为柔佛苏丹,并于1960年2月10日加冕。在他的统治期间,柔佛日益繁荣。苏丹伊斯迈早期在新山接受马来文和英文教育,并于1904年与他的两位兄弟及翁·贾法尔一同前往英国继续学业。他于1910年返回柔佛,并在瓜拉江沙马来学院学习。他于1913年再次前往伦敦学习国家行政。在加冕为苏丹之前,东姑依斯迈曾数次担任摄政王,并履行与州事务相关的重要职责。他于1946年5月11日在新山大王宫主持了马来族大会,该大会促成了巫统的成立。在1946年6月8日为庆祝英国在日本投降后成功收复马来亚而举行的大型游行中,东姑伊斯迈的角色得到了认可。苏丹始终特别关注柔佛的发展。他成立了柔佛州经济发展机构(PKENJ,现称柔佛机构 JCorp)、东南柔佛发展机构(KEJORA)、西柔佛计划、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联邦土地统一及复兴局(FELCRA)和巴西古当。士乃机场于1973年开始运营。他还成立了伊斯兰宗教理事会,以进一步发展柔佛的伊斯兰教。苏丹伊斯迈于1981年5月10日(回历1401年7月6日)逝世,安葬于新山的马穆迪亚王陵。
苏丹伊斯干达时期
苏丹伊斯干达于1932年4月8日出生在新山的司马岩王宫。他早期在义兴小学接受教育,中学则在柔佛新山的英皇书院求学。1952年,他前往澳大利亚,在圣三一文法学校继续学业。完成中学教育后,他在英国怀特岛继续高等教育。他于1959年5月被册封为柔佛王储。苏丹伊斯干达·扎因丁于1981年5月11日被宣布为柔佛苏丹。1981年12月12日,他被任命为位于柔佛士姑来的马来西亚工艺大学(UTM)的校长。从1984年2月9日至1989年,他被任命为第八任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在苏丹伊斯干达统治期间,柔佛在基础设施、住房、经济、教育和宗教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被称为"伊斯干达马来西亚"的南柔佛区域发展计划由苏丹伊斯干达正式启动。位于努沙再也的新柔佛行政中心——哥打伊斯干达,由苏丹伊斯干达于2009年4月16日(回历1430年4月20日)正式主持开幕。苏丹伊斯干达在漫长而繁荣的统治之后,于2010年1月22日逝世,并于2010年1月23日安葬于新山的马穆迪亚王陵。
苏丹伊布拉欣时期
当已故父王苏丹伊斯干达于1981年被宣布为柔佛苏丹时,东姑伊布拉欣于1981年7月3日被册封为柔佛王储。随后,在东姑伊布拉欣于1984年4月25日至1989年4月25日苏丹伊斯干达担任第八任最高元首期间,他被任命为摄政王。在担任摄政王期间,他把握机会尽可能学习统治者的知识,并花大量时间与柔佛人民相处。2010年1月23日,在其父苏丹伊斯干达逝世后,东姑伊布拉欣被宣布为柔佛苏丹。
治理结构
柔佛王国的治理结构是传统马来政治实践与该区域与外国势力接触时不断演变的行政需求的复杂结合体。采用封建制度,地方首领(称为"彭胡鲁")治理各个地区。这些首领充当苏丹与当地民众之间的中间人,确保苏丹的法令得到执行,税收得以征收。彭胡鲁通常基于贵族血统或对苏丹的忠诚而任命,在整个柔佛建立了忠诚和治理网络。除了苏丹和彭胡鲁,行政框架还包括一个称为“Majlis”的议会,由顾问和显要贵族组成。该议会在决策中,特别是在法律、贸易和外交事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Majlis还有助于调解地方领导人之间的争端,确保苏丹国内部的凝聚力。在苏丹阿布·峇卡统治期间(1862-1895),治理结构经历了重大的现代化努力。苏丹阿布·巴卡常被视为现代柔佛之父,他引入了使苏丹国行政与西方模式接轨的改革。他建立了公务员制度,引入了基于英国法律的法律框架,并增强了苏丹国的政治稳定。这一时期标志着从传统封建制度向更官僚化的治理模式的转变,这有助于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柔佛王国的经济发展与其沿世界最繁忙海上贸易路线之一——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理位置内在相关。柔佛王国通过将自身确立为贸易枢纽来利用这一优势,吸引了来自中国、印度、中东和欧洲等不同地区的商人。柔佛的经济起初主要是农业,严重依赖农业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然而,随着贸易的涌入,特别是在19世纪期间,柔佛出现了更加多元化的经济。橡胶和棕榈油的种植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为苏丹国提供了可观的收入。英国人认识到这些产业的经济潜力,投资于柔佛,促进了包括道路和港口在内的基础设施发展,进一步增强了贸易能力。柔佛王国鼎盛时期的贸易不仅限于农产品。柔佛王国还参与了利润丰厚的香料贸易,出口肉豆蔻和丁香等商品。与包括英国和荷兰在内的外国列强建立贸易协议,使柔佛得以经济繁荣。柔佛港口成为一个熙熙攘攘的市场,货物在此交换,使其成为区域贸易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柔佛王国的经济繁荣也体现在其铸造自己的货币和维持稳定经济的能力上。柔佛元的引入促进了贸易交易,巩固了柔佛王国的经济独立。这种财政自主使柔佛能够在应对殖民压力的复杂性的同时,保持对其经济事务的一定程度主权。
外交关系
柔佛王国的战略位置需要与邻国和殖民列强建立外交关系。在整个历史中,柔佛周旋于复杂的联盟和竞争网络中,这对于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至关重要。最初,柔佛王国与马六甲王朝关系密切,后者影响了其文化和政治格局。然而,在1511年马六甲落入葡萄牙之手后,柔佛成为区域政治的关键参与者,常常与葡萄牙的殖民野心发生冲突。苏丹国与葡萄牙进行了军事对抗,以夺回贸易路线并维护其主权。在17世纪,柔佛也面临来自荷兰的挑战,后者试图主导该地区的香料贸易。苏丹国签订了条约和联盟,例如1606年与荷兰的协议,该协议允许互惠贸易,同时试图遏制葡萄牙的影响力。这些外交策略对于保护柔佛的利益和确保其作为区域大国的地位至关重要。随着19世纪的临近,英国殖民扩张给柔佛王国带来了新的挑战。英国试图在柔佛建立保护国,这导致了谈判并最终签署了1885年《柔佛条约》。该条约允许柔佛保留其内部自治,同时承认英国的宗主权。与英国的关系显著影响了柔佛的治理和经济政策,开启了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发展。尽管面临殖民主义的压力,柔佛王国设法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外交灵活性,平衡与多个列强的关系。
文化遗产
传统艺术与手工艺
柔佛王国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体现了该地区的创造精神和历史意义。柔佛的工艺以其复杂的设计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通常反映了周围的自然和当地传统。各种艺术形式,如木雕、蜡染和传统编织,已代代相传,每一种都体现了柔佛人民丰富的文化认同。木雕在柔佛尤为著名,工匠们将复杂的设计雕刻在木头上,通常描绘自然或伊斯兰艺术的图案。这些雕刻不仅具有装饰性,而且也是传统住宅和宗教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蜡染是一种织物染色技术,已成为马来西亚文化的同义词。柔佛的蜡染以其独特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方案为特点,这些通常源自该地区本土的动植物。柔佛的传统编织,特别是"宋吉锦"的生产——一种织入金线或银线的复杂布料——证明了该地区的工艺技能。宋吉锦传统上在重要庆典和仪式上穿着,象征着财富和地位。保护这些手工艺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不仅代表了柔佛人民的艺术造诣,也是连接其历史叙事的纽带。
节庆与庆典
柔佛的节庆是该州内部文化和宗教多样性的生动表现。这些庆祝活动通常将伊斯兰教传统与当地习俗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吸引当地人和游客的独特氛围。最重要的伊斯兰庆典之一是开斋节,标志着斋月的结束。庆祝活动包括集体祈祷、宴请以及探亲访友,展示了慷慨和社区的价值观念。除了伊斯兰节日,柔佛还拥有反映其多元文化社会的各种文化庆典。例如,春节以舞狮、烟花和家庭聚会来庆祝,而印度社区则以灯饰、甜点和传统仪式庆祝屠妖节。这些节庆不仅提供了一种认同感,也促进了社区间的关系,突出了柔佛不同族群之间的和谐。另一个重要的庆典是柔佛中国艺术节,它展示了当地在音乐、舞蹈和戏剧方面的人才。这项年度活动强调了该州推广其文化遗产的承诺,让艺术家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与社区互动。此类节庆在保护传统实践的同时适应当代影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建筑地标
参考来源:
历史意义
柔佛王国在马来西亚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关键参与者。
参考资料
Sejarah Kesultanan Johor, Penerus Kerajaan Malaka.kompas.2025-10-01
History Of The Johor Sultanate.myhometown.2025-10-01
Johor Sultanate: A Key Player in Malaysian History.mexicohistorico.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