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镇(英文名:Shouyang Town)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西部,东与巩昌镇接壤,南与碧岩镇毗邻,西邻渭源县,北接柯寨镇、双泉镇,西距渭源县城20公里,东距陇西县城21公里。首阳镇辖区面积131平方千米,下辖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首阳村,总人口47764人。
首阳镇因处首阳旧县而得名。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筑熟羊寨,俗称熟羊城,明始称首阳镇。1935年设首阳镇。1949年设首阳、敦厚、南麓3乡。1955年合并为首阳乡,1958年成立首阳公社,1984年改为首阳乡,1995年改为首阳镇,2004年撤渭河镇并入首阳镇。2023年,首阳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4元。截至2025年3月,首阳镇有陇西中医药产业孵化园和陇药标准化生态产业园两大园区,8家中医药企业和3000余户中药材个体加工户。
首阳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7℃,年降雨量450毫米,无霜期160天。首阳镇地处黄土高原西缘与秦岭支脉丘陵地带之间,地势西高东低,略有倾斜,地形分渭河河谷区和山区,平均海拔1800米。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首阳“药材之乡”的美誉,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仓”之称,是“南药北储”的首选之地,是党参、黄芪价格“晴雨表”形成中心,先后被中国特产之乡评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产品定点市场”,被甘肃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确定为“甘肃乡镇企业示范区”。最高点位于蒲家山村,海拔1950米;最低点位于水月坪村,海拔1700米。
名称来源
首阳镇因处首阳旧县而得名。
历史沿革
首阳,古代属“武威郡”地,为西戎部族所居,刘知远二年,陇西郡领县十一,首阳为十一县之一。李治上元二年又置首阳县。赵顼熙宁元年(1068年)修筑熟羊寨,俗称熟羊城。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始称首阳镇。1936年8月,中国式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路经陇西县,将苏维埃县政府设在首阳镇菜子坪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设首阳、敦厚、南麓3乡。1955年合并为首阳乡,1958年成立首阳公社。为了适应经济的不断发展,1995年经省民政厅批准,首阳撤乡建镇。2004年,撤渭河镇并入首阳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首阳镇地处陇西县西部,东与巩昌镇接壤,南与碧岩镇毗邻,西邻渭源县,北接柯寨乡、双泉镇,西距渭源县城20公里,东距陇西县城21公里。
气候
首阳镇境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7℃,1月平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28℃,年平均日照2292小时,无霜期年平均160天,年降雨量450毫米。
地形地貌
首阳镇地处黄土高原西缘与秦岭支脉丘陵地带之间,地势西高东低,略有倾斜,地形分渭河河谷区和山区。最高点位于蒲家山村,海拔1950米;最低点位于水月坪村,海拔1700米。
水文水利
首阳镇境内河道属渭河水系。渭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流经董家堡、首阳、南门、樵家河、西三十里铺、西二十里铺、李家营、水月坪8村,河流总长度18.2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首阳镇辖区面积131平方千米,下辖16个行政村,分别为西三十里铺村、樵家河村、南门村、首阳村、董家堡村、王家磨村、石家磨村、禄家门村、菜子坪村、蒲家山村、罗家山村、梁家营村、新华村、西二十里铺村、李家营村、水月坪村。镇政府驻首阳村。
人口
首阳镇镇域辖16个村委会,2015年户籍人口48064人,常住人口41096人;镇区辖2个村委会,2015年户籍人口11615人,常住人口10243人。截至2025年3月,首阳镇辖区总人口47764人(农业人口45676万人,非农业人口2088人),流动人口5912人,常住人口3.37万余人。
经济
2011年,首阳镇中药材种植达4.6万亩,总产量2万余吨,全镇年交易中药材6万吨、种苗2万吨、种子5000吨,交易额达15亿元,创利税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6元。
截至2018年,首阳镇已引进16家企业入驻首阳分园区,完成投资52亿元。地产药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到20万吨、交易额近60多亿元,吸引了外地客商3500多人,吸纳就业1800多人,已成为陇西县与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对接的平台。为进一步提升市场承载力、加快交易信息化建设,首阳镇投资2.4亿元提升打造了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引进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数字化智能仓储立体库建设项目,静态仓储能力达5万吨,动态仓储能力达20万吨。同时,镇里还计划按照建设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新路径。
2023年,首阳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4元,中医药产业收入达10987元(其中:种养植业收入1979元,农产品初加工收入4083元,农产品贩运收入4925元),占总收入的66.90%;外出务工收入2880.67元,占17.54%;种养殖业收入(不含中药材种植收入)1879元,占11.44%;其他收入677.33元,占4.12%。截至2025年3月,首阳镇有陇西中医药产业孵化园和陇药标准化生态产业园“两大园区”,8家中医药企业和3000余户中药材个体加工户。
2025年,首阳镇投入774万元,以王家磨村为核心,联动董家堡、石家磨等11个村,建设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落实种苗补贴、技术集成等举措,种植中药材10000亩,并与省农技推广总站等17家单位共建200亩试验区,重点推动黄芪、党参等“十大陇药”标准化种植。截至20205年5月,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至3.5万亩。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5年,首阳镇镇区内有1所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3所幼儿园,师生总人数7452人。各个学校生源地多为镇区和镇内农村,服务范围也涉及周边乡镇及部分外地地区,教育资源基本可以满足小城镇的教育需求。
公共设施与文化事业
截至2015年,首阳镇镇区行政办公设施现有两处,分别为首阳镇镇政府、镇派出所;一处公园广场,占地0.1公顷;一处镇级文化活动中心,占地300平方米。
医疗卫生
截至2015年,首阳镇镇区内有医院1所,占地0.53公顷,医护人员150人,120张床位。周边乡镇居民多来此就医。
社会保障
2023年4月10日,首阳镇人民政府印发《首阳镇2023年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提标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决定2023年继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保障标准。(一)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全镇城市低保指导标准提高4%,由年人均8076元提高到8400元,补助水平由年人均7008元提高到7284元。(二)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全镇农村低保指导标准提高6%,由年人均5268元提高到5580元。(三)提高特困供养标准。全镇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不低于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确定,由年人均10500元、6852元提高到10920元、7260元。(四)按期发放资金。以上新标准从2023年1月1日起执行。
交通
首阳镇有国道316穿境,乡村道路总长度45公里,村村可通汽车。公交车连通镇区与县城,周边村庄通往镇区的车次80班,覆盖镇域内40%的村庄。由于发展空间限制,南北向道路建设落后于镇区的规划发展,道路路面质量较差。镇区街道路面较为整洁,沿街建筑以 3-4 层为主,建筑风貌单一,行政办公、公司企业、公共服务、住宿餐饮等沿国道两侧有序分布。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Traditional industry keeps its vigor.China Daily.2025-10-01
陇西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5-10-01
【乡约陇西·魅力村游】走进首阳 看“千年药乡”的新画卷.澎湃新闻.2025-06-23
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纪实.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10-01
陇西首阳:崛起的中药材特色小镇.今日头条.2025-10-01
陇西首阳镇万亩中药材基地带动乡村振兴.腾讯网.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