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观,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结尾“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说,佛教徒应持这样的观点:所有事物现象,都是空幻的,生灭无常的。“如是”在佛经中特指佛陀教义,历代注经者存在不同释义:或解“如”为契合真理、“是”为绝对真实,或释“如”为真空本质、“是”为妙有形态。鲁迅在《而已集·大衍发微》中借用该术语,以“作如是观”讽刺社会事件表象与实质的割裂。该观点强调将事物视为虚幻短暂的存在,主张通过持诵《金刚经》体悟此境界,从而消解对外在世界的执着,达成解脱痛苦的目的。
内容简介
应作如是观,教化于人,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要以如同梦幻和闪电一样虚幻和短暂的来看待。不要执着它实有而紧握不放,不要渴望它永远不会变动。要这样想才可以解脱,没有痛苦。这是持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最高境界)的感受,证得这种境界(感受)后,才不会把虚幻的大千世界认作是真实的。因为外在的一切都是心的变现,都是不实的;同时,境又决定了心,佛教说“心本无生因境有,”这是绝对的真理。
如是观介绍:
参考资料
作如是观的解释|作如是观的意思|汉典“作如是观”词语的解释.www.zdic.net.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