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公园(英文名:Forest of Steles Park),是一座集收藏和展示傅山先生及明、清之际历史文化名人墨迹的专业文化公园,以收藏、展示、鉴赏和社会教育及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集文化休闲于一体,隶属太原市园林局管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汾河东岸滨河东路与康乐街交汇处。
1990年1月,太原市人民政府成立碑林建设领导组。同年5月到9月,进行一期工程建设,在原有建筑基础上修建北大门1座、12条屏厅1座、重檐碑亭1座、展厅2座、碑廊2段。同年9月,时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题写公园北门牌匾“碑林公园”。同年10月1日起,碑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1991年3月到5月,安置石碑21方。1995年,根据规划续建南园三晋碑林。同年10月18日,三晋碑林正式开园。1998年5月1日,碑林公园西大门正式对外售票开放。2002年2月,碑林公园与永祚寺、省煤炭博物馆等12个景点联合推出旅游联票。2011年7月到9月,对东长廊进行全面修缮。2013年9月到12月,完成北园12条屏厅和鼎臣殿瓦屋面翻新及木基层的油漆彩绘。
碑林公园占地13728㎡、建筑面积4577.01㎡、草坪5800㎡、水面1100㎡、碑廊490延长米、碑石藏量418方。碑林公园总体布局呈南北带状分布,北园为傅山碑林,南园为三晋碑林。园内乔灌木总数647株,绿篱色块4000余株,攀缘植物1300余株,各类花卉1万余株,品种达到2门47科105种,绿地率和植物完好率分别达到52.7%和98%。有北大门、十二条屏厅、重檐碑亭、鼎臣殿、承颜堂等景点。1997年5月,碑林公园被省、市教委列为德育教育基地。2001年,碑林公园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景区。2002年,碑林公园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级旅游区(点)。2010年,碑林公园被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山西省五星级城市公园。同年,碑林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国家重点公园。
历史沿革
1987年,山西傅山书法研究会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员会、省政府和中共太原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众多山西知名书法家和学者耗时数年,收集整理了大量散佚在海内外的傅山书法珍品,并将这些书迹摹勒上石,刊刻了大型书法碑林,使这些能够代表明、清中国书法最高水平的作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再次面世。
1990年1月,太原市人民政府成立碑林建设领导组。同年5月到9月,进行一期工程建设,在原有建筑基础上修建北大门1座、12条屏厅1座、重檐碑亭1座、展厅2座、碑廊2段。古朴典雅的傅山碑林建成,收录傅山书法碑刻作品146幅,共用碑石222方。同年9月,时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题写公园北门牌匾“碑林公园”。太原市物价局批准公园门票价格:中国国内游客1元/人次,外宾5元/人次,从10月1日起执行,公园同时对外开放。1991年3月到5月,安置石碑21方。整理152方碑石译文。1994年3月,太原市物价局批准公园门票进行调整,由1元/人次调整为2元/人次。全年接待游客6914人次,接待团队40个,收入2.43万元。
1995年,根据规划续建南园三晋碑林。三晋碑林现藏168位书法家的181幅书法碑刻作品。同年4月20日到10月18日,进行西安碑林博物馆二期建设。建成长廊95延长米、二层仿古办公楼1座、卫生间1座,安置石碑157块。同年10月18日,三晋碑林正式开园。1997年3月17日,配合太原市“一桥二路”工程建设,占用公园西线土地9570平方米,拆除木制牌楼1座、砖牌楼1座,占用草坪2500平方米。同年7月1日到10月10日,建成西大门牌楼和二层仿古字画陈列室2座,计365平方米。建成“晋祠铭”碑亭(唐碑亭)1座。新建花墙280延长米。同年12月3日,完成制作《碑林简介》2万册。
1998年5月1日,碑林公园西大门正式对外售票开放。1999年5月20日到7月22日,进行三展厅二碑廊的建设工程。2000年3月20日到7月10日,完成三展厅二碑廊的续建工程。建成展厅3座,计1641.76平方米,碑廊二段117延长米,安装汉白玉栏杆99米。全年接待游客3.19万人次,接待团体22个,收入3.47万元。
2001年4月,根据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碑林公园积极申报国家AA级旅游景区(点)。同年8月13日,委托山西滨科新技术有限公司筹备建立“傅山碑林”网站。2002年1月,碑林公园网站正式启动。2002年2月,碑林公园与永祚寺、省煤炭博物馆等12个景点联合推出旅游联票,实行一票式通行,简称“一票通”。全年接待游客4.12万人次,接待团队21个,门票收入2.41万元。
2004年,全年接待游客2.43万人次,接待团队27个,门票收入2.07万元。2007年3月,配合太原市滨河风景林带建设,拆除西线临街建筑1700平方米。同年5月到7月,完成南内环街中央隔离带绿化的业主管理任务,建成景观灯、喷灌、绿化三位一体的道路绿化工程。2008年全年,碑林公园接待游客3.64万人次,接待团体30个,门票收入2.52万元。同年,碑林区公园新建碑林画廊,用以举办书画展览,成为山西省著名书画家和爱好者们进行书画创作交流活动的中心。2009年9月20日到10月30日,碑林公园完成第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太原市室内展览作品征集及布展、撤展工作。2009年,碑林公园科室调整为2室4科,即办公室、碑石研究室、计财科、业务科、园艺科、管理科。
2010年3月31日,碑林公园被列入晋、冀、陕、豫四省八市百家景区“一证游”旅游景点,4月3日起开始执行。2010年,碑林公园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接待团体16个,门票收入4.65万元。2011年7月到9月,对东长廊进行全面修缮。
2012年5月到8月,完成北门东西商店、售票大厅瓦屋面翻新及木基层的油漆彩绘,对北园东廊廊凳进行维修油漆彩绘,完成对北园假山亭的瓦屋面翻新及木基层油漆彩绘。全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接待团队30余个,门票收入4.97万元。2013年,碑林公园将科室设置为2室4科1中心,即办公室、碑石研究室、计财科、园艺科、管理科、保卫科、游客服务中心。同年4月15日,国家重点公园正式落户西安碑林博物馆。同年9月到12月,完成北园12条屏厅和鼎巨殿瓦屋面翻新及木基层的油漆彩绘。全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接待团队30余个,门票收入5.03万元。
园区布局
碑林公园占地13728㎡、建筑面积4577.01㎡、草坪5800㎡、水面1100㎡、碑廊490延长米、碑石藏量418方。碑林公园总体布局呈南北带状分布,北园为傅山碑林,南园为三晋碑林。北园着重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中轴对称的庭院风格;南园以自然式布局的园林造景手法为基调。
园区特色
碑林公园设计建设均出自中国园林古建大师之手,以反映太原市文化、汉文化和晋商文化为主要特色,将仿古建筑、碑石、书法、绘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与自然环境结合。主要建筑以十二条屏厅最具特色,采用增加花柱,减少内柱的减柱法进行设计,使之与周边建筑协调,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理念;位于北园中心的重檐碑亭,陈列着傅山作品唐诗草书四条屏,它的特点是周围开敞,造型小巧精致,是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法。整体建筑凝聚了北方明清时期仿古园林之精华。
园区资源
碑林公园内乔灌木总数647株,绿篱色块4000余株,攀缘植物1300余株,各类花卉1万余株,品种达到2门47科105种,绿地率和植物完好率分别达到52.7%和98%。
主要景点
北大门
碑林公园的主大门,建于1990年。采用悬山顶、三组门庭式的建筑风格,为纪念明末清代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和书画艺术大师傅山而沿用传统的三(山)门形式。大门的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员会原书记李立功题写的牌匾“碑林公园”。
十二条屏厅
十二条屏厅位于北门南侧,北园中轴线上,建于1990年。根据十二条屏的内涵和园中的整体布局,采取增加垂花柱,减少内柱的减柱法进行设计,使之与周边建筑物协调。厅内陈列有两组傅山鸿幅作品《奉祝硕公曹先生六十岁序》《祝锡予词丈六十寿》。《奉祝硕公曹先生六十岁序》作品内容主要记述曹先生严谨治学和积德行善的事迹。作品充分体现出傅山的“四宁四毋”美学观点 ,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1965年,原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从美归国后,将《祝锡予词丈六十寿》这幅作品带回国赠给周恩来,周恩来将其转赠给故宫博物院。为使傅山文化能够在家乡更好地发扬光大,山西博物院用一批新出土商代文物,将这幅作品交换回来。
重檐碑亭
重檐碑亭位于北园中心,建于1990年。其特点是周围开敞,造型小巧精致,是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其中陈列着傅山所书唐诗草书四条屏。
鼎臣殿
鼎臣殿位于北园中轴线,是公园重量级、文化含量最高的建筑。始建于1983年,1990年建园时,进行重新整修。殿内正中摆放着傅山雕像,由山西省著名雕刻艺术家龙启印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采用重檐歇山顶建筑风格,因傅山初字鼎臣而得名。殿内碑刻囊括了傅山真、草、篆、隶、行五体俱全的书法作品。尤以《晋公千古一快》草书精品最为传神,一代才子郭沫若观此作后赞叹不已,留言:“傅青主书,豪迈不羁,脱略蹊径,晚岁作此,真可谓志在千里。”
承颜堂
承颜堂位于得香水榭池畔,始建于1983年,1990年建园时,进行重新修复。采用单檐歇山顶的建筑风格。堂内陈列有傅山真迹“毋不敬”牌匾。是领导题词、文人留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园中一座中高档会议室、接待室。
单拱桥
单拱桥又称玉带桥,位于北园后端,建于1990年。有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以及分割园林空间、联系园林景点的重要作用。它象征着傅山不畏权贵,无谋玉带,“尚志高风,介然如石”的民族气节。
西牌楼
西牌楼位于公园西大门,建于1997年。采用冲天柱牌楼形式,表现了傅山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气节。其上方悬挂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欧阳中石题写的牌匾“傅山碑林”。
四角双亭
四角双亭俗称鸳鸯亭,位于北园假山顶端,建于1984年,由两组四角亭相互交叉组成。亭内陈列有傅山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阿难吟》和小楷《千字文》。前两个石碑碑文主要以经文组合而成,书法气息直追魏晋,散淡古朴,无人间烟火尘俗气。《千字文》则为中国传统启蒙教育读物之范本。
唐碑亭
唐碑亭位于南园西南端,建于1997年,因陈列着李世民亲笔撰书的《晋祠之铭并序》而得名。碑文的内容为:赞美晋祠的山光水色,歌颂唐叔虞兴邦建国的德政,感谢唐叔虞的神恩佑护,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祈求唐王朝千秋永固。碑文风格雄奇,飞逸洒脱,颇有王羲之书意,开中国古代行书刻碑之先河。
碑林文化
碑石文化
碑刻是古代记事、铭记、造像、装饰建筑物等的物凭。含有文字内容的石刻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历史、文字、书法、镌刻于一体,具有重要的价值。公园建园宗旨是采用碑刻形式,收藏和展示明、清之际名人墨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碑石的设置随着公园的建设逐步进行。
1990年建园时安置傅山的碑刻128方,其他碑刻3方。1991年、1994年安置47方,使公园碑石达到178方。1995年,三晋碑林建成,安置明、清书法家的157方碑刻精品。
1996年安置碑石15方,修复完善南园碑刻100余方,为随后的碑石安置的前期准备工作。1997年配合太原市“一桥两路”工程建设,拆移安置石碑17方,重新安置4方。建成“晋祠铭”碑亭1座。2000年,完成3座展厅、2座碑廊的建设,建成碑廊两段117延长米,增加碑石64方,重新安置碑石59方。至此,完成全部碑石的安置工作。
截至2013年,碑林公园收藏碑石达418方,其中:北园傅山碑林书法碑刻222方,收藏傅山的146幅作品;南园三晋碑林书法碑刻196方,收藏明清168位书家的181幅作品。北园碑石的刊刻全部由山西省定襄县青石村帅银海等工匠精制而成。南园碑石的刊刻由河北曲阳美艺石料雕塑厂与曲阳精工艺术雕刻厂制作完成。碑石刊刻的内容、排列,由山西省傅山书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江、谢启源协助公园确定。碑刻,是太原市碑林公园之魂,园内各种大型碑石,精雕细刻,神完气足,动感传神,汩汩流淌出明、清书法家真迹的韵味。
傅山碑林(北园碑石)
傅山碑林刊刻着傅山作品的大型碑石418方。它们或置于假山顶端,或立于绿草丛中,或倚于长廊两侧,或俯于兽石之上,洋洋大观,气势磅礴。傅山碑林是中国首座个人书法碑林,代表着傅山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是山西省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三晋碑林(南园碑石)
碑林公园收藏168位书法家的181幅书法碑刻作品。在书体上有篆、隶、魏、楷、行、草;在形式上有五言、七言、八言乃至十言;内容有警句、格言、为人之道、处世之学,构成了一个形式与内容完整统一、书体齐全、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园地。文徵明、张瑞图、徐渭、郑板桥、金农、赵之谦、邓石如、林则徐——这些闪耀着历史光辉的名字,在这一方西安碑林博物馆中交相辉映。他们的才智与禀赋,思想与胆略,遭遇与际遇,透过风格迥异的墨迹,透过蜿蜒流转的笔锋,呈现在人们面前。静观揣摩,冥思顿悟,思接千载,意与古会,这是碑林给予人们的精神享受,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文化产品开发
2000年1月,碑林公园与山西省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傅山草书千字文》3000册。它是最能代表傅山行草书法的经典之作。8月,组织编写出版《傅山书法碑刻集》2900册。包含傅山的精品碑拓68幅,代表和反映了傅山书法学术的杰出成就。它是公园首部独立研究开发的碑刻艺术精品集。12月,协助平遥县史志研究室副主任张中伟出版发行了《傅山传奇》。全书共有56个傅山的传说故事,是作者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2001年11月,碑林公园印制傅山书法精粹套签2000套。2004年7~9月,碑林公园组织开发《傅山书法碑拓》礼品100套。2007年5月,为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碑林公园组织编撰出版《傅山书法碑刻精选》5000册。该书采用宣纸仿真特种工艺,收录傅山的碑刻精品50幅。2009年6月,配合创建国家重点公园,碑林公园制作完成《傅山碑林 三晋独秀》图册和多媒体制品。7月,碑林公园组织编辑出版发行《太原碑林精选楹联》2000册。这些楹联名家荟萃、书艺精湛、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共收录明、清两朝名人书家的楹联116幅。2010年9月出版发行反映公园建园20年发展历程《太原碑林》,从6个方面阐述碑林的发展变迁。
文化活动
碑林公园作为太原市重点接待单位,自建园以来,接待了众多政界要人、文化名流,成为全省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为宣传和传播三晋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名人政要来访
1990年10月3日,时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王光英先生、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一行来园参观游览。
1992年4月12日,旅美著名书画大师丁绍光一行来园参观游览。6月13日,美籍华人杨振宁一行来园参观游览并留墨宝:“傅山书法变幻万千,碑林区收藏丰富。”7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一行来园视察。
1996年8月13日,时任中国文艺网副主席尹瘦石一行来园参观游览。同日,日本参议员武村正义来园参观游览。同年,山西省著名书法家姚奠中留墨宝:“三晋书艺,真山为首,宝此贞珉,完曜九有。”
1997年6月1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来园视察。并留存墨宝:“三晋独秀”。9月22日,旅美著名书画大师丁绍光一行来园参观游览。
1998年9月22日,时任海峡两岸协会会长汪道涵来园视察并留墨宝:“永锡难老”。
1999年6月26日,时任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来园参观游览。11月1日,时任韩中交流协会会长金汉圭来园参观游览。25日,时任中国文艺网副主席高运甲、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郭雅君一行来园参观游览。
2002年5月16日,中日书法交流团一行来园参观游览。17日,日本岩手县第二十回中日友好之翼访中团知事增田宽一行来园参观游览。28日,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来园参观游览并留存墨宝:“鼎臣殿”。
2004年9月1日,时任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任建新一行来园参观游览。
2007年3月13日,时任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赵长青一行来园参观游览。
2012年8月19日,时任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副主席王永乐莅临碑林公园参观。
社会团体交流
1990年10月23日,日本姬路县友好访问团田中洋介一行来园参观游览。29日,日本系贯町青少年友好访中团来园参观游览。
1991年6月,新加坡松轩文化企业访中团一行来园参观游览。7月,日本姬路县访中团一行来园参观游览。8月28日,新加坡黄氏集团公司一行来园参观游览。
1994年4月30日,美国摩托罗拉科技访华团一行来园参观游览。
1995年3月30日,日本玄同社著名书法家稻村云洞来园参观游览。
1996年9月,公园与北京电视台合作拍摄宣传片《傅山碑林》。
1999年9月26日,埼玉县书法友好团一行来园交流参观。
2008年6月29日,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一行来园参观游览。
2009年9月15日,日本傅山研究会会长金川义纪一行来园参观游览。
展览与交流活动
公园立足文化建园,打造文化品牌。以傅山书画院、龙城书画院、晋唐书画院、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华山书院为活动参与单位,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的一园一品文化活动,举办书画、摄影展;茶文化、拓制展示;国学讲座等活动。成功承办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的山西省风景名胜摄影展。
1995年4月29日,公园与壹加壹小学联合举办小明星与少儿书画壹加壹杯大赛活动。
1997年6月1日,公园与山西省《小学生习字报》联合举办“迎香港特别行政区、庆回归”省城六一少儿书画笔会。
2000年9月29日,邀请省、市领导,书画家,园林局领导等各界人士260余人,在公园举行太原西安碑林博物馆建园10周年庆典暨省城师生书法、奇石、根雕、盆景展。现场举行了省城名家笔会,创作书画作品53件。
2004年5月3日,公园与省文联、省《小学生习字报》联合举办省城书画笔会暨山西省— 埼玉第三届少儿绘画交流展。
2005年3月12日,公园与省、市兰协联合举办山西省首届兰花博览会。7月16~24日,与晓斌兰艺园联合举办2005年太原海峡两岸四季兰铭品展。
2007年5月,傅山书画院入驻碑林公园。8月1日是傅山诞辰400周年,公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3~9月,协助傅山书画院举办全国性的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书法大赛;7月30日~8月2日,公园开展免费开放、免费讲解、免费赠送简介和优惠售书活动,开展签名留念、墨宝留存、拓制展示、诗书笔会等活动。
2008年6月30日,公园举行碑林画廊落成仪式并举办“庆七一·迎奥运会颂改革名家书法展”。
2009年9月25日~10月10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公园承办“省城百名书家共书六十米长卷”系列活动。
2010年9月29日,庆祝建园20周年,成功举办“丹枫秋韵”首届碑林文化节,出版发行全面介绍和反映公园发展历程和全貌的大型画册《太原西安碑林博物馆》,对20年的发展成就进行回顾和总结。
2011年7月16日,山西首届“相约论语”夏令营在太原碑林区公园启动。9月23~29日,公园举办了丹枫秋韵第二届碑林文化节。
2012年1月15~17日举办“尽品年味 联墨迎春花”“冬之曲”楹联文化节。10月13~19日,举办“芦芽山风景名胜区”杯山西省首届风景园林摄影展颁奖典礼暨太原市碑林公园“丹枫秋韵”第三届碑林文化节。出版《“芦芽山”杯山西省首届风景园林摄影展》画册。
2013年1月30日,公园举办以“蛇序呈祥 联墨迎春”为主题的“冬之曲”楹联文化节。5月26日,八省区楹联名家齐聚碑林。9月30日~10月7日,举行丹枫秋韵第四届碑林文化节暨黄崖洞杯山西省第二届风景名胜摄影展。出版发行《“黄崖洞”杯山西省第二届风景名胜摄影展》画册。10月13日,山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晋唐书画院成立,并举办重阳节书画展。
社会活动
2025年9月,碑林公园以“打造独具文化特色的公园”为目标,以“一园一品”文化活动为重点,推出一系列弘扬经典传统文化、营造喜庆节日氛围的主题活动,旨在让广大市民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打造太原文化品牌。活动时间自9月21日起持续至10月9日,以“月圆国盛·传承经典”为主题,涵盖书画、摄影、菊花展、国学、花艺、拓印、编绳艺术等多种文化形式,通过公益讲座与艺术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展现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所获荣誉
相关人物
傅山,山西太原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出生在一个官宦书香世家,祖父傅霖曾任山东省参议、辽海兵备,父亲傅子谟没有做官但精于治学。傅山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青年时为人耿介,仗义执言,为老师袁继咸冤案奔走呼号,同阉党殊死斗争,人称义士。明朝灭亡之后,傅山从事秘密反清活动,后来在甲午朱衣案中被捕入狱。经友人营救出狱后,傅山隐遁山林,著书立说,20年不见生客。在清贫的隐居生活中,傅山把精力投入古籍,研究诸子,著书立说,完成了鸿篇巨制《霜红龛集》《荀子评注》《两汉人名韵》等。
傅山是明、清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大师,在诗、文、书、画诸方面,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他博通经史诸子和佛学之道,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通医学,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代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前半生,是明王朝的尾声,对现实的深深失望充斥着他的生活。傅山的后半生,是清政府用暴力一统天下的时期,对反清复明的绝望和忧国忧民的惆怅折磨他走完最后的人生。因为愤怒,面对清政府对汉族知识分子的笼络收买,面对康熙帝封授内阁中书一职,他拒不谢恩,表现出一个战斗着的知识分子的高傲气节;因为愤怒,催生出他饱蘸激情的连绵大草。傅山的书法被当时的文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美学思想,不仅在当时高迈超拔,独步一时,即使今天看来,仍然是被艺术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
独特的人生体验,强大的内心感受和为世人敬仰的刚烈气节,使傅山书法中有种一以贯之的昂然正气;亡国的悲哀,心灵的煎熬,抗争的努力,又在傅山的笔下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从早期工整圆润的小楷,中期坚苍浑穆的行书,到晚年奔驰旋骇的草书,傅山书风的转变印证着他思想情感的巨大转变。
参考资料
太原有个藏在闹市的景区!古色古香惹人醉.百家号.2025-10-01
碑林公园.太原市园林局.2025-10-01
「游府城」碑林公园:名联佳作,俯仰即是.百家号.2025-10-01
太原碑林公园推出系列活动迎两节.百家号.2025-10-01
碑林公园成为“国家重点公园”.新浪网.2025-10-01